1/11
2/11小米针对这颗移动电源在官网上做了很精准的说明,大家可以在它的官网看到,我就不再细说,尤其是原封不动的Ctrl C,Ctrl V的话整篇文章看着就很枪。这篇评测主要展示小米官网没有的内容。 首先是转换效率:76.5%,这个表现处于中等偏上,一般来说超过82%我们才会评价为“很好”。官网上宣传中说可以为iPhone5s充满4.5次,小米3充满2.5次,这个宣传还是有点保守,实测中是稍微多一些,这主要是小米官方考虑把数字凑的整齐一些吧,4.9、2.7次这些明显不太整齐。
3/11我把关键部分标蓝,因为目前市场上大容量移动电源都面临一个不合理的设计:给自身充电速度慢。但他们又舍不得抛弃Micro-USB做充电口,有些甚至用1A充,那是个恐怖的速度,13个小时都不一定满,睡了一觉才能充满一半多。 小米这颗移动电源给自身充电的电流高达2A,这也是市面上最高的规格,从全空到充满大约需要6.5个小时。这种高规格也带来了成本提升,因为充电电路的元件也需要支持高一倍的电流才行。
4/11电源的指示灯采用白色LED,这和外壳的配色很搭。测试中我们用最大的标称输出2.1A拉负载,好的一方面是他在整个放电周期中都可以维持这个输出值。有瑕疵的地方就是输出电压在放电末期降低到4.70V,而我们自己的评测规范中USB口输出电压应该维持在5.25V-4.75V之间。不过实际给手机充电时我试过,4.2V也一样可以充。移动电源支持边冲边放功能和自动开启充电功能,这样的话你插好线接上手机就不用再操作什么,直接开始充电了。给手机充电过程中也可以同时给移动电源自己充电。
5/11由于输出采用Boost电路,所以电压不会只是一条直线,纹波是不可避免的,越低越好。在我的概念中5V输出均值的电压纹波控制在50mV之内就是非常好的,一般设计规范要控制2%,也就是100mV,这颗移动电源略高,是165mV,这也问题不大。因为当你拆开后就会发现它没有采用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做的滤波,虽然纹波略高,但是可靠性寿命都更久。
6/11移动电源的分解图,在拆解过程中我感觉安装稳固性解决的很好,基本没有任何机会让里面晃动,而且螺丝固定位在一体式铝外壳上,很难因为摔、打、振动而导致螺丝脱扣,我觉得可以算防摔的典型,当然了,摔的狠了外壳还是会留下痕迹,但内部基本问题不大。
7/11电芯来自LG,其实我们更希望看到三星的电芯。
8/11专门拆开给大家看。
9/11先来看红框部分,这是我测试过移动电源中处理最规整的。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我所见过的采用18650电芯的移动电源在正负极并联后连到PCB上这一步的处理大都很恶心,手工堆锡堆成一坨,酱油汤一样的助焊剂残留,都是非常常见的,有的甚至还贴些胶布来固定。小米这颗移动电源完全笔记本电池大厂风范的处理,规整,看不到焊锡的痕迹。 再来看中间的那颗芯片,来自德州仪器,BQ24195,这枚IC是锂电池组18650的充电、放电控制芯片,可以支持最高4A电流给自身充电,在2A充电时转换效率为92%,在输出电流为2.1A时,效率为91%,内部集成MOSFET,导通内阻只有12毫欧,最高放电电流支持到9A。这些规格都远远高于当前2A充放电的应用。此外这枚IC几乎通吃一切锂电池,截止电压3.5V-4.4V可控,甚至比较不常用的3.6V的磷酸铁锂都支持。
10/11
11/11最初在微博上看到小米出69元移动电源,又看到特性后,当时就觉得这定价甚至低于物料、加工成本价,而且材料成本和IC芯片不同,价格不会在几个月降低很多,很疑惑小米怎么持续大量卖。后来想了又想,终于得出结论:假如每一个亏钱不是很多,总量能上百万的话,实际上花费比广告费用要低,而且还能把很多安卓阵营的用户拉到小米怀抱中,争夺用户才是这款69元豪华移动电源的最终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