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以来,整个消费电子工业萎靡不振的商场表现已成为不争的现实。
结合工业链音讯,近期苹果连续砍掉 iPhone SE、AirPods 的产量订单,国内各大安卓手机品牌本年以来已削减约 1.7 亿部订单,占 2022 年原出货计划的 20% 左右,因为顾客决计不足,未来几个月内订单有可能继续削减。
继手机和 TWS 耳机工业链传出砍单音讯之后,新一波砍单潮也已蔓延至 PC 职业。集邦咨询将原先笔电 2.38 亿台的出货预期也下修至 2.25 亿台,年减 8%,并预估 2022 年第二季笔电(含 Chromebook)出货量约 5510 万台,季减 0.7%。
在消费电子工业商场表现疲软的当下,工业链厂商运营的稳定性该怎么确保?进一步来说,怎么开辟并站稳第二增加曲线,也成为消费电子企业面临的新议题。
消费电子厂商的“第二春”
缺芯、俄乌战役的继续叠加疫情反扑等多重挑战,致使下游需求下滑,尤其是智能手机、TWS 耳机、笔记本电脑、电视等范畴更是无法在这次的“砍单”风云中全身而退。怎么开辟并站稳第二增加曲线,就成为消费电子企业面临的新议题。
“在时刻的乱山碎石中流过, 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溪水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现实上,工业链上的部分企业早已开端了第二乃至第三事务的外延式布局。近年来,消费电子企业纷繁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VR、新动力轿车、数字动力、光伏等新事务范畴的布局拓宽,都从旁边面证实了企业发力新增加极的动作一再,而在消费电子萎靡的环境下,厂商面向新事务范畴拓宽的趋势恐怕也会愈演愈烈。
首战之地的便是从苹果赚得盆满钵满的一众果链厂商。
继宣布进军新动力轿车及光伏范畴后,本年 4 月,玻璃盖板龙头蓝思科技发布公告,拟新增 39 亿元加码智能穿戴和触控功用面板建设项目,并标明智能穿戴事务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事务增加点。现在在智能穿戴范畴,其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商场正稳步增加。
滤光片龙头水晶光电 2020 年的定增募资计划也显现,除了智能手机端事务之外,公司产品也逐渐向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轿车电子、生物识别等范畴浸透。
在元世界概念继续炽热之时,歌尔股份也瞄准了 VR / AR 赛道。其实早在 2012 年,歌尔股份便开端布局 VR,2016 年又进入 AR 范畴,至今十年间,其已与 Meta、索尼、联想等客户共同完成多款产品的研制和量产上市。此外,在“4+4+N”开展战略中,歌尔也指出,现在在活跃拓宽的一些新事务方向,包含轿车电子、触觉等。
立讯精细则在与苹果深度绑定的一起,不断进行外延式扩张以完成事务的横向拓宽。几年间,立讯精细从衔接器事务,逐渐切入消费电子工业链、通信范畴、轿车电子范畴、可穿戴范畴、声学范畴、摄像头模组等范畴。本年 2 月,其发布公告称拟定募资不超越 135 亿元,其间将 35 亿元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产线建设项目、15 亿元投向新动力轿车高压衔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5 亿元投入智能轿车衔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均表现了其在智能穿戴、新动力轿车等范畴的扩张脚步。
此外,瑞声科技现已向镜头模组 / 3D 玻璃范畴延伸,并在非智能手机端,如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声学元器件事务拓宽,还指出上述事务 2022 年的占比将 2021 年不到 1% 提高至逾 5% 的水平。一起,其还通过出资进入激光雷达范畴,以及战略合作将事务拓宽至 VR / AR 范畴。
不止是果链厂商,消费电子范畴企业在以上新范畴的拓宽脚步也日益加快。
在经历“脱链”阵痛后,欧菲光在稳固中心光学事务的一起,亦活跃布局智能轿车、VR / AR、工业、医疗、运动相机等新范畴产品等光学光电事务,并力求提高上述事务的收入占比,打造公司新增加动力。
继收购安世半导体、瞄准车用半导体赛道后,近期,闻泰科技又拿下 50 亿元智能家居项目,现在该项目已正式开端量产并完成常态化出货。可见,闻泰科技正试图从传统手机 ODM 事务拓宽至平板、笔电、IoT、服务器、轿车电子等范畴。
射频前端芯片厂商则卓胜微表示,将深化拓宽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低功耗蓝牙微控制器产品应用范畴,进一步推进物联网范畴产品的商场化进程。
新赛道开展盈利继续开释
诚然,消费电子厂商在向其他范畴的拓宽具备较强的工业优势,不过上述厂商对新事务连续布局,除了展现出厂商发力第二增加曲线的决计之外,也从旁边面表现出相关职业新赛道的开展盈利。
IDC 最新统计显现,2021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无线耳机等)出货量已到达 5.34 亿台,较 2020 年的 4.45 亿台增加 20%,其间智能手表占比到达 23.97%,预计 2024 年智能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可达 6.32 亿台。
一起,2022 年 AR / VR 头戴设备到 2026 年将到达两位数的增加,届时 VR / AR 头戴设备的全球出货量将超越 5000 万台,复合年增加率(CAGR)为 35.1%。
新动力轿车工业的商场空间更势不可挡,Clean Technica 数据,2021 年全球新动力轿车(乘用车)销量到达近 650 万辆,比较 2020 年猛增 108%。猜测 2022 年全球新动力轿车销量有望到达 1000 万辆,市占率则有望初次打破两位数。
将目光转至终端品牌厂商,华为和小米几乎是同一时刻开端布局智能穿戴范畴,不过小米是低端向高端开展,华为则是全方位协同开展。
先来看小米,其首款智能穿戴产品小米手环,以 79 元的价格俘获了第一批顾客,此后该产品一路更新到第 6 代。除了向智能穿戴范畴的智能手表、TWS 耳机产品发力之外,小米还构筑了以手机为中心的 AIOT 生态链,相继往智能家居、出行、生活用品等多范畴拓宽。
再来看华为,2021 年年报显现,华为运营商事务和顾客事务这两大主业营收均呈现了下滑,但企业事务完成销售收入 1024 亿元,尤其是新兴事务收入同比增加超 30%。细分产品来看,尽管其手机、平板、PC 三个事务范畴的收入呈现下滑,但与此一起,穿戴设备、大屏等几类事务却呈现了十分显着的增加,增加率超越了 30%。此外,华为云、智能光伏、煤炭、数字动力、轿车终端等新事务亦有望成为华为的重要增加点。
别的,OPPO、vivo 等国内头部手机厂商除了在 IoT 场景拓宽外,也在车机互融等轿车事务发力。其间,OPPO 在 2021 年就正式推出 OPPO 智行解决计划,现在该计划合作方已超越 70 家。vivo 则在本年 4 月公开了一项自动驾驶相关专利。
对于向新事务范畴扩展的消费电子厂商而言,开展“第二增加曲线”虽然有时机带来成绩新增加点,但在职业遇冷的当下,身为智能手机厂商仍肩负重任,在确保本身运营稳定的一起,怎么推进智能手机商场的交易生机同样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