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显示使用谷歌会导致人们对自己的智商有错误认识
研究人员对被试者进行了通识题测试,被试者可以靠自己的回忆,也可以借助谷歌回答问题。使用搜索工具的被试者不仅回答了更多问题,对自己能回答其他问题也更有信心。
尽管答题时使用了谷歌,部分被试者之后认为自己靠记忆回答了问题。论文作者、德州大学麦康库姆斯商学院营销学教授艾德里安・瓦尔德(Adrian Ward)说,“不断使用知识时,内部和外部知识之间的界线会模糊、消褪,人们就会误把互联网的知识当作自己的知识。”
瓦尔德的发现其实属于达克效应。达克效应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虽然人们对某一领域了解有限,却高估自己在该领域的知识或能力,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存在不足,就认为自己不存在不足。正如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所说的那样,“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自信。”
瓦尔德表示,尽管自文字出现以来人们依靠图书和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搜索服务的速度和信息的全面,会使人们把搜索得来的信息与大脑记忆的信息混为一谈。他说,当可以随时使用搜索服务后,人们“就不会费力记忆信息了,我们不会再锻炼记忆力”。
▲ 图表显示,即使不使用谷歌,经常使用谷歌的人也相信自己能正确回答问题
为了研究这一现象,瓦尔德让被试者通过记忆或借助搜索服务回答 10 个通识问题。被试者还需要回答对记忆信息或使用搜索工具获取信息能力的自信程度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与依靠自己记忆力的被试者相比,借助谷歌的被试者能回答出更多问题。他们不但对自己通过外部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自信,对自己的记忆力也更有自信。
然后瓦尔德告知被试者还需要参加第二轮测试,而且不能借助谷歌,并要求他们猜测自己能正确回答几个问题。对于在第一轮测试中借助谷歌搜索答案的被试者来说,即使不能使用搜索服务了,也相信自己大脑记忆有更多信息。
▲ 在被问到如何回答某个问题时,许多曾借助谷歌的人,都错误地认为依靠自己的记忆回答了问题
瓦尔德在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中写道,“借助谷歌回答通识问题,会人为放大人们对自己记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自信,导致他们对不借助互联网时自己的知识不恰当地乐观。当信息‘唾手可得’时,我们可能错误地认为记住了它们”。
谷歌搜索服务的速度,也是让用户“谜之自信”的一个原因。在随后的一轮测试中,瓦尔德向被试者提供了一个特别版本的谷歌:延迟 25 秒显示搜索结果。他发现,使用低速版谷歌的被试者,对自己的内部知识不再“谜之自信”,对在未来测试中的表现不再有过高期望。
▲ 对自己掌握信息的过度自信,会让人们做出不恰当的健康和金融决策
瓦尔德发现,“互联网能无缝地提供信息,与人们自身的认知过程相吻合,它的贡献很容易被忽略。其结果就是,人们认识不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也意识不到自己借助了互联网。借助谷歌,会让人们把互联网的知识误认为是自己的知识。”
谷歌并非是互联网上唯一的信息来源,但其他服务似乎不会使人们“谜之自信”。在另一次测试中,瓦尔德要求参与者借助谷歌或维基百科回答 50 个问题
被试者会看到 70 个问题 —— 其中包括 50 道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和 20 道新题,对于每道题,被试者需要回答是否借助互联网或依靠自己的记忆曾经回答过这道题目,或者这是一道新题。瓦尔德发现,在确定信息来源方面,借助谷歌的被试者的表现要差得多。
特别是,在把网络信息误认为自己的信息方面,谷歌用户的表现要甚于维基百科。瓦尔德说,“我们发现,人们甚至忘记他们曾借助谷歌。”瓦尔德推测,维基百科提供有更多背景信息,人们需要更多时间消化这些信息,这可能有助于人们记起信息的来源。
对自己掌握信息的过度自信,会让人们做出不恰当的健康和金融决策,甚至会相信错误信息。
瓦尔德说,如果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学生就不会勤奋学习了。他建议,教育机构应当不再让学生记忆能借助谷歌获得的知识,“我们或许可以更高效地使用有限的认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