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联社 12 月 19 日报导,受轿车芯片缺乏导致部分整车厂商产值削减影响,上月韩国轿车出产、内销、出口规划均同比削减,出口额则时隔 3 个月反弹。
韩国工业互易商货资源部近来发布的《11 月轿车工业意向》显现,11 月轿车产值同比削减 6.6%,环比增加 14.9%,为 30.2983 万辆。本土销量同比削减 16%,为 14.3815 万辆。出口削减 4.7%,为 17.8994 万辆。
事实上,前三季度韩国轿车产值同样惨白,据韩国轿车工业协会 (KAMA) 此前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韩国整车厂商共出产轿车 76.1975 万辆,同比削减 20.9%,创下近 13 年来新低。韩国整车厂商今年榜首、二季度产值均同比增加,分别为 90.8848 万辆和 90.5699 万辆,但下半年受到东南亚疫情分散的影响,车载半导体供货缺乏问题进一步发酵,导致第三季度出产值缺乏 80 万辆。
按企业来看,现代轿车三季度产值为 35.0209 万辆,同比削减 15.8%;起亚产值为 32.1734 万辆,同比削减 6.5%;韩国通用 (GM) 遭遇断崖式减产,同期仅出产为 4.5939 万辆;已启动出售程序的双龙轿车出产 2.0499 万辆,同比削减 21.7%。另外,受芯片荒影响较小的雷诺三星出产 3.376 万辆,同比增加 7%。
不过,韩国尽管 11 月出口削减 4.7%,但出口额同比增加 3.3%,达到 41.2 亿美元,为 4 月以来最高水平。这得益于归于高附加价值车型的新能源轿车出口创历史新高。计算显现,新能源轿车全年累计出口额初次突破 100 亿美元。
KAMA 方面表明,鉴于有剖析称车载半导体供货缺乏问题将继续至 2023 年,整车职业的减产现象将在第四季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