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电子所在“极紫外 EUV 光刻基板缺陷补偿”方面取得新进展

js 原创
2021-09-16 电脑百科网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在极紫外光刻基板缺陷补偿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消息显示,微电子所研究员韦亚一课题组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马旭课题组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型掩模吸收层图形的优化算法。
中科院微电子所在“极紫外 EUV 光刻基板缺陷补偿”方面取得新进展
 
据介绍,该算法采用基于光刻图像归一化对数斜率和图形边缘误差为基础的评价函数,采用自适应编码和逐次逼近的修正策略,获得了更高的修正效率和补偿精度。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对比不同掩模基板缺陷的矩形接触孔修正前后的光刻空间像进行了测试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掩模基板缺陷的影响,提高光刻成像结果的保真度,并且具有较高的收敛效率和掩模可制造性。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究开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等项目资助。
欧盟新法案尝试为飞机提供 5G 网络,“飞行模式”恐将成为过去式 江西“十四五”制造业发展规划出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2025 年力争突破 1.2 万亿元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第三季净利润 1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8% 停产数月后,苹果官网删除全尺寸版 HomePod 内容,现在只剩下 HomePod mini SEMI:2021 年硅晶圆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13.9% 马云华尔街日报刊文:贸易战扼杀就业、机会和希望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