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是药神》公映,你们都去看了么?我是一年前知道这个片子的,来源于一位圈内朋友在GQ上发表的报道——她在印度采访了整整两周时间,写下了这部电影的原型故事:
无锡人陆勇,在34岁那年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吃了两年抗癌药“格列卫”,花费56.4万,这种药一盒23500元。
后来他改用印度仿制药,价格只要1/20,自己认为“功效一致”。
之后陆勇不仅帮自己,还帮助其他病友代购印度仿制药,结果因“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被捕。
救命真药怎么买?
在中国,即使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医疗费也像一个血盆大口一样,足以吞灭一个家庭。
一个刚上市的肺癌新药要多少钱?每个月51000元。
白血病也相当于烧钱:免疫球蛋白一瓶相当于茅台的价格,一组四瓶,每次要用两组。知乎上有一位白血病患者说:“家里人笑我天天喝茅台。”
在大病面前,生命是会被讨价还价的。就像《我不是药神》片中那句台词:“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治不了,就是穷病”。
以下是三则来自我的读者的真实故事,他们分别代表了来自农村、城市中产阶级、城市上流人士三种人群。姓名地名等已按当事人要求模糊化处理。
“不要把钱花在我身上,把钱留给娃吧。” -阿追 27岁
舅舅检查出肝癌是2012年。
舅舅在小镇里开长途货车,从镇上开往广州,一趟373块5毛多。小镇的生活很平淡,舅舅每次跑完车,就跟几个工友在露天烧烤摊上,喝啤酒吹牛。
那个月跑了八趟车后,每顿两大碗饭的舅舅突然吃不下饭了。
医生告诉他确诊结果后的第一句话是:“家里经济条件怎么样?”
得知这病没个百八十万治不好后,舅舅不愿意治了。
舅舅一儿一女,女儿当时高三,儿子读初二,不争气,学习吊儿郎当。这个家正是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的时候,但癌细胞并不关心这个,迅速扩散。
在家熬了两个月,舅舅脸黄得像蜡像。最后他越来越疼,就去乡镇卫生院打止痛药撑着。有几次疼得受不了了,舅舅就对舅妈说,你们让我跳楼吧,一了百了,不用受苦了。
但其他人都认为自杀比癌症更痛苦,更丢人,于是把舅舅的手脚绑在床架上,这样舅舅就不会寻死了。
三天后,舅舅走了。整理床铺的时候,锈迹斑斑的铁架子床上满是带着血迹的指甲痕。
这辈子,我再也听不了刮黑板的声音。
“命是重要,但也不能只顾自己” - 成胜 35岁
我的挚友小齐,30岁那年被确诊肺癌晚期。
他接受了4次化疗,无效,又试了伽马刀治疗,效果还是不明显。
医生建议用靶向药,易瑞沙,它精准针对肿瘤点,吃一个月要1万5,全自费。药很贵,但小齐觉得命更贵,况且他也吃得起。
吃了不到半年,癌细胞对易瑞沙耐药了,医生让换另一种更贵的靶向药。
每个月吃药、检查的花销开始超过2万。父母都退休了,妻子月收入几千块只够还房贷和基本生活,家里存款从30万花得还剩10来万。就算靶向药有效,也只能吃六七个月。
六七个月以后怎么办?
他在一个肺癌患者QQ群里,找到了印度高仿药代购,在国内买正版吃一个月要1万8,印度版的只要1000多。
靠着各种代购药,小齐精准控制着治病的花销。但便宜药的副作用也大:胃痛、腹泻、满嘴的口腔溃疡,每天还要吃一堆胃药、保肝药、护心药。
就是这样,他也觉得挺好:“拉拉肚子、长长溃疡,一个月就能挣1万7,值了。命是重要,但也不能只顾自己,是吧。“
换到最后一种药,也被医生判定失效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站立了。
2015年春天的某个周末,朋友们听说了这个最坏的消息,都来病房看他。他笑着招呼着,跟每个人都合了影。
小齐走之前的那个晚上,一会昏迷一会清醒,他跟我的最后一句话是:成胜,你别走,我明天肯定能出院。
“是院士又能怎样呢?”- R先生 40岁
2003年,我姑父被查出肝癌中晚期,那年他刚被提名中科院院士。
单位迅速给他联系了北京301医院,等到了肝源,做了肝移植。
可是两年后,肝癌复发并转移到了其他器官。姑父的肝、腰椎、肋骨都开始疼,有几次疼得差点昏过去。
几次化疗后,医生建议姑父用进口靶向药。
进口靶向药,又贵又难买。当时美国刚批准了全球第一个肝癌靶向药上市。姑父辗转托了海外的朋友,花了100多万才买到。
这种进口靶向药吃了不到4个月,就不管用了。
顶级的医院、顶级的治疗、顶级的药物,用200多万换了4年生命,姑父还是走了。
在癌症面前,的确不是人人平等的。如果姑父不是院士,他应该撑不到四年,也用不上这么好的药,更别提肝移植。
但在癌症面前,又是人人平等的。即使是乔布斯,拥有全世界的金钱和资源,得了胰腺癌,还是撒手人寰。
是院士又如何呢?
在疾病面前,生命是会被讨价还价的。
我的命值多少钱?到这种时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比如得了特别费钱的肝癌,医生都会问你:“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
有钱,活下去的希望大一点。没钱的就“不治了”,在煎熬中等死。
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即使做着不开心的工作也要做,即使谈着不开心的生意也要谈?
因为我们总是隐隐觉得:如果我有钱了,是不是家里的人能过得安全些,不用为了省钱,放弃活下去的希望。
这是一个大部分中国人面临的困境:有钱活,没钱死。
我们努力生活,就是不想让“没钱死”发生在自己家里。
哭惨没有用,普通家庭里的普通人,能做的也只有两件事。
首先,要看到风险。
很多人觉得,疾病、失业都离自己很远,直到风险在自己眼前变成灾难。我闺蜜查出癌症的第二个月,我们所有的朋友突击买了一堆保险。
我们往往要等到大病突发之后,才去想办法补救,但代价已经太大了。这些都是典型的对风险“毫无知觉”的后果。
一个理性的现代人应该知道,人生处处有风险。
第二,“主动控制”风险。否则,等风险变成灾祸,你根本承受不住。
比如你去体检,就是主动控制风险的一种行为。
包括强化自己对于商业保险的认知。购买重疾险、医疗险、寿险,也是主动控制风险的一种。要知道,保险的本质不是给你多报销,而是平衡风险的一种金融手段。
愿你通晓世事,理性生活,一生平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